有的被挖角外流人外 有的放棄打球
〔自由時報記者劉榮/台北報導〕北市學生三級棒球銜接呈現斷層,國中球員畢業後,不是遭外縣市挖角,就是放棄打球,北市府教育局原有意成立第三支公立高中棒球隊,但至今難產,以今年為例,七所國中棒球隊,約有五十名球員面臨畢業後無球可打的窘況。
教局:成立第三支高中球隊計畫不變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表示,教育局計劃在木柵高工或萬芳高中成立第三支高中棒球隊的計畫不變。
北市基層棒運發展面臨擴隊瓶頸,三級棒球難扎根,各方都將矛頭指向教育局,北市議員李傅中武抨擊教育局,「只會扯郝龍斌後腿」,青棒隊招生包括練習場地、教練、師資都要從長計議,教育局卻一味推拖拉,等於是把好球員往外送,或在國中畢業斷送他們的棒球前途。
北市議員陳彥伯指出,北市目前只有陽明、大理兩所高中棒球隊,但兩校另設有國中部,高中球隊名額有七成都來自國中部直升,其餘五所國中棒球隊,平均一個學校都有廿幾個球員,一年平均有近五十個畢業生,面臨就近升學、無球可打的窘況。
市長郝龍斌去年訪視拿下兩座大賽冠軍盃的興福國中棒球隊時曾承諾,今年將排除萬難,成立第三所高中棒球隊,但截至目前已經五月,招生細節都未明朗,許多國中畢業的小球員家長感嘆,如果有意願栽培小孩打棒球,乾脆把小孩送去外縣市住校算了。
以興福國中為例,今年三名畢業生都是原住民球員,因為在大賽打出好成績,拿過二個大賽冠軍,全國青少棒也拿過第三名,已被外縣市的私校相中,教育部未禁止跨縣市挖角高中球員,外校開出三年學費及食宿免費的條件,加上第三支北市青棒隊難產,想讓兒子留在家就近讀書的家長也陷入兩難。
李傅中武表示,就他了解,三名球員都傾向留在台北市,但教育局竟然只協調三人到萬芳高中就讀,對何時兌現成立球隊隻字不提,三個球員剛好是一投、一捕及一個內野手,「難道讓他們三個人天天練棒球鬥牛賽?等明年其他學弟畢業再一起練球嗎?」
陳彥伯批評,北市留不住棒球人才,前兩年拿下世界冠軍的重慶國中,畢業後,竟然沒有留下任何一個球員在台北市,北市學生三級棒球無法銜接,難怪青棒隊年年兵敗全國大賽。
興福國中棒球教練吳世賢表示,很多國中棒球員打下基礎後,都是到高中才發光發熱,「大隻雞慢啼」,很多國中球員畢業升學後,因為沒有環境繼續打球,因此斷送棒球前途,真的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