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曼尼的中華職棒,其實不見得不好,至少本土球員多了機會,而且值得球迷給他們鼓勵。
洋將來去本來就是難以掌控的變數,就像桃猿隊總教練洪一中說的,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包括曼尼在內,任何洋將都一樣,來的第1天就要作好心理準備,他隨時會走。來中職打球的洋將,很多都把這裡當成跳板,希望先在這個舞台發揮極致,然後贏得日、韓職棒的注意,爭取更好的待遇轉檯。
看看日職羅德隊開出的條件,這種「誘惑」任何人都會心動,儘管曼尼知道自己在台灣多受歡迎,他也會向錢看。
曼尼走後,中職或許會「陣痛期」,但無須擔憂,職棒總是會有不斷的明星出現、遞補成焦點,下半季還是值得期待。
曼尼帶來的效應很難複製,但不見得中職就此會被「打回原形」,畢竟球員在經典賽、這段球季賽期間的努力,球迷是看得到的。
犀牛隊還有很多有實力的本土球員,苦無展現空間,曼尼離隊後帶來的連動戰力調整,勢必會讓他們等到機會。
不光是犀牛隊,因為曼尼,不少球迷都忘了注意其他球員的表現,現在少了曼尼,大家可以「靜心」看比賽,看看這個舞台努力的人其實不少。
曼尼離開後,中職球星的聚焦能力將會重新排列組合,這是另一種不同氣象,不管是球員還是球團,只要懂得把握契機,榮景還是會維持下去。
中職不能只靠曼尼,從現在起,一切當自強,本土球員更要挺身而出,扛下這個熱潮的棒子。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