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華職棒,中華職棒大聯盟,中華職棒聯盟,cpbl中華職棒

不見中職吸引力 青棒選手往外跑

國外球探對台灣年輕好手很有興趣。
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就讀三民高中三年級的「少年強投」曾仁和,外傳簽約金已喊到兩百萬美元。
本報資料照片
中職將在今年六月舉辦「季中選秀」,鎖定應屆畢業的高中生,但許多選手就算知道這項消息,也沒有意願參加,「畢業沒機會去美國的話,就先念大學吧。」

一名高三的青棒選手,得知國內球團對他有意思,仍堅持不考慮,「我打算高中畢業先去業餘打兩年,之後看有沒有機會去美國。」他的家境不好,但先打中職賺錢,從來不是選項。

在小聯盟很苦,甚至不少好手傷痕累累回台灣,球員間口耳相傳,卻很少人因此放棄旅美,就算有可能會失敗,年輕人還是願意一試,「不然會後悔。」

目前高三、就讀三民高中的「少年強投」曾仁和,簽約金已經喊到兩百萬美元,國內職棒隊都知道自己的斤兩,根本沒想過能簽下,「我們連價碼的一半都出不起,要競爭太難了。」

舉辦季中選秀向年輕人招手,中職也祭出「打三年就可旅外」的條件,目的就是要吸引有實力的高中畢業生留下,「在中職磨練後出國,棒球生涯會更長久」,只是這樣的喊話,青棒選手們聽得到嗎?

國內二軍制度不夠健全,是中職無法與美、日職球團競爭的致命傷。二○○九年開始,「振興棒球計畫」補助職棒隊成立二軍,每年提撥一千萬元,但政府這番美意,成果卻不如預期。

為了領取補助,有職棒隊在選秀時網羅一些實力不佳的選手,目的就是讓二軍「湊人數」,不然就是先「澎風」登錄人數,領到錢之後,實戰時投手兼野手,甚至跟大學「借將」。

一名國內職棒隊球探,對二軍亂象很不認同,他望著玉山杯青棒賽的高中生,一邊感嘆:「很多青棒選手,都比現役職棒二軍球員優秀,但球團若拿不出誠意,應該全都會出國吧。」

現役義大犀牛隊球星高國輝,結束旅美七年,今年返台加入中職。青棒時期的他,是高苑工商知名外野手,大學念了一半,以十八萬美元簽約金簽給美國職棒水手隊,去年被釋出。

高國輝沒有如願登上大聯盟,最高只打到2A,他回台後表現優異。提到過去的日子,最多的回憶是辛苦,但一點也不後悔。

「小聯盟競爭激烈,今天表現不好,明天可能就被送走了,但因為這樣,大家都很努力。」高國輝認為培養自主性是在美國最大的收穫,也是回台打中職占優勢的原因。

圖/聯合報提供

國外球探對台灣年輕好手很有興趣。 / 本報資料照片目前就讀三民高中三年級的「少年強投」曾仁和,外傳簽約金已喊到兩百萬美元。 / 本報資料照片圖/聯合報提供 /

競爭加速成長 小聯盟滋養新生代

小聯盟的球場很陽春,年輕好手都在這裡等待機會。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為何留不住年輕好手?簽約金再低都要往美國跑?原因很簡單,只為那裡有夢。

近幾年到美國發展的台灣高中畢業球員,除了拿到「天價」、超過兩百萬美元簽約金的林子偉之外,其餘球員的身價都不高。

不是每個人都像曹錦輝、林子偉這麼有天分,可以風光出國,多數球員只要有三、五萬美元簽約金,就前仆後繼的飛往太平洋彼岸。

折合台幣不到兩百萬,甚至連百萬元都沒有的簽約金,中職可以大聲說,「我們也出得起」,但這些年輕人為何依然選擇離鄉背井?

就算中職願意花大錢留人,他們也不見得願意領情,關鍵在於,這裡欠缺好的制度和環境,不是個可以「作夢」的好地方。

日本留得住好球員,因為他們環境條件好,球團給得起高薪,真正頂尖的球員,年薪不見得輸給大聯盟,讓年輕選手看得到希望。南韓也是這樣,除了待遇好、環境健全,球團也捨得花錢,二軍培育投注很大功夫,讓球員願意留下來圓夢。

打小聯盟很辛苦,但他們有夠好的訓練環境,否則不會有數以萬計的球員,從世界各個角落跑來尋夢。

有人說,小聯盟那麼多球員,根本學不到什麼,教練不會有時間仔細調教,但留下來,真的就會比較好嗎?

在小聯盟磨練,是球員厚植實力的最佳方式,不管是野手還是投手,都要和千奇百怪的對手比賽、競爭,每天起床,都是不同的挑戰。

中職僅四隊,對手都是熟面孔,環境不夠競爭,進步自然有限,實力不夠的年輕選手,在二軍更是如此。

所以對多數的高中畢業球員來說,寧願拿少少的錢,也要放洋,能得到什麼經驗、成長,比較重要。

而且在那裡看得到目標,儘管遙不可及,他們還是要證明自己曾經努力過,棒球路才不會走得後悔。

小聯盟的球場很陽春,年輕好手都在這裡等待機會。 / 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育成選手 日職巨人砸兩千萬

日本職棒制度完善,不惜成本投資年輕「潛力股」,近年來挖角我國多位好手,林羿豪、李昱鴻都是國中畢業就被讀賣巨人隊相中,十五歲就前往培訓。

李昱鴻過去是西苑青少棒隊的王牌左投,二○○八年國中畢業,以一千萬日圓與巨人簽約,成為育成選手。三年後,因為無出色表現遭釋出,但回想起來,他認為走這一遭很值得。

當時還是國中生就受到日職青睞,李昱鴻很興奮自己將展開新的人生,沒想到去日本第一年就因為左肩不適無法投球,但巨人還是等了他三年,最後才忍痛放棄。

李昱鴻現在十九歲,回國後效力崇越科技成棒隊,他建議學弟們,「有機會就到國外去看一看。」

在日本三年,李昱鴻認為巨人的培訓對他有很大幫助,「日本球團對我的態度,和所有選手都一樣。」教練細心的程度,也令他很難忘。

「日本球員自我要求很高。」李昱鴻雖然沒有繼續在日本發展,但學到了負責,日本球員在場上認真的態度,是給他的最大衝擊。

李昱鴻原本期許自己,當育成選手三、四年就要升上二軍,最後沒有成功,但他非常感謝巨人的照顧。在日本三年一度肩膀不適,球團帶他做了大小檢查,都找不出原因。

雖然最後被解約,但巨人至少在李昱鴻身上投資了八千萬日圓(約新台幣兩千三百萬元),日本球團出手的氣魄,國內所有職棒隊都望塵莫及。

未來想加入中職嗎?李昱鴻笑笑沒回答,但他肯定地說:「有機會我還想再旅外。」

「中職不太穩定,大家都知道。」李昱鴻說出了所有年輕球員不敢投入選秀的原因,但他也希望中職越來越好,「這樣就敢留下來了。」

球技非頂尖 林英傑:先到業餘球隊磨練

林英傑是早期少數在高中畢業後就加入職棒的球員。
圖/本報資料照片
如果重回十五年前,林英傑可能不會高中畢業就加入職棒,他也對年輕球員提出忠告,「如果還沒準備好,千萬不要貿然踏入職棒」。

林英傑是早期少數「衝撞體制」、在高中畢業後就加入職棒的球員,在那個年代,這是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因為還有兩年的兵役在等著,很可能會受到抵制,只能當大頭兵。

林英傑說:「其實高中畢業前,我簽的是業餘球隊(那魯灣榮工)合約,沒想到畢業後球隊收了,被遊說先打職棒,而且他們允諾我,一定會想辦法讓我去國訓延續棒球。」

很不幸的,開支票的那些高層老闆,並未實現諾言,林英傑很快就入伍服役,在花蓮海防部隊站了兩年,完全沒機會摸球,退伍後只能重新開始。

現在的高中畢業球員,已經沒有兵役困擾,但林英傑還是力勸他們要三思,「如果不是真的球技頂尖,可以立即在一軍比賽,不妨先去大學或業餘隊歷練一下」。

就算真的有好球技,心理也得有高度成熟度,「這麼年輕就來打職棒,所有焦點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鑽進死胡同,又不知道如何化解壓力」。

林英傑遇過這種挑戰,也看過張耿豪面臨到自己當年的困惑,「我想幫他,但幫助有限,能不能衝出來,得看自己,學長、教練能提供的協助有限」。

時空環境大不同,林英傑也期待能有更多年輕好手加入職棒這個大家庭,「但如果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絕對不要輕易嘗試,這是一條很辛苦、而且不能回頭的棒球路」。

林英傑是早期少數在高中畢業後就加入職棒的球員。 / 圖/本報資料照片

直接登一軍 張泰山:心臟不夠強別嘗試

高中畢業後立刻打職棒的,「森林王子」張泰山堪稱代表性人物。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華職棒開打廿四年來,高中畢業後立刻打職棒的球員並不多;「森林王子」張泰山堪稱代表性人物,生涯十八年打下一堆障礙,短期內很難被超越,但他奉勸後輩:「要做好心理準備,心臟不夠強就別輕易嘗試。」

張泰山從美和中學畢業後,加入時報鷹成棒隊,一九九五年球隊解散,他計畫性增加體重;確定不用當兵後,先到味全龍隊當練習生,隔年簽下職棒合約,成為中職最年輕球員,首次出賽才十九歲。

中職首次向高中應屆畢業生招手,張泰山以「過來人」的身分提供意見;他表示,一定要先想清楚再做決定,若未有太大把握,還是先上大學,等到心態更成熟再說。

張泰山從龍隊、興農牛隊打到統一獅隊,由於生涯起步夠早,這十八年來在重要打擊紀錄遙遙領先;包括出賽數、打席、打數、全壘打、打點、安打、二壘打、得分都是史上第一,領先現役球員一大截。

從張泰山這些數字看來,每打一場比賽都在改寫歷史,未來若無實力夠好的高中畢業生,提早進軍職棒,「泰山障礙」看來毫無動搖的可能性。

張泰山回想自己剛進職棒時,職棒競爭力還不強,也沒有二軍制度,才能直接在一軍出賽。

他表示,現在時空背景不同,高中畢業若能被職棒球團挑中,一定是佼佼者;但不管實力再怎麼好,進入中職一定會有挫折。

犀牛隊投手張耿豪,二○一○年四月三日在興農牛隊初登板,以十八歲十一個月廿三天的年紀,成為中職史上最年輕球員;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認為提早打職棒不是壞事,但報名選秀後,一定要改變心態。

張耿豪說,以前把職棒看得太簡單,進來後才發現不是這樣;技術、心態都要調整,若和高中、業餘隊一樣,一定會有挫折。

高中畢業後立刻打職棒的,「森林王子」張泰山堪稱代表性人物。 / 圖/本報資料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dafshxm223 的頭像
    kdafshxm223

    棒球天地隨意報

    kdafshxm2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